胡同文化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胡同文化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胡同文化说课稿1【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
(1)胡同:巷;小街道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3)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5、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此处隐藏11858个字……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3、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以上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概括重点,用时12分钟。
4、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讨论胡同文化的前景
刚才讲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那么“忍”的精神应不应该提倡?学生回答后,要引导他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胡同文化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估计部分学生会受本文影响,只看到胡同文化的衰败落后的一面,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再用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的片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胡同的消亡。这也是对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传统文化存在?比如京剧。你将如何去做?
交流之后,可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5、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须通过朗读才能体味的深刻,我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男女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6、小结,布置作业:作同步训练中的语言知识巩固题和拓展练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回忆,具有直观性、艺术性。
胡同文化说课稿8翻开《胡同文化》,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少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说教,多了许多真切自然的情趣;少了一些“庄重”,多了许多诙谐;少了一些老调,多了许多雅致。好一幅清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它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同是市民生活的地方,由此也派衍出了市民文化,胡同与市民一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历史,像一位时间老人。作者谈胡同实质上谈的是胡同文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能体现文化气息,作者也希望读者能感受这一份生活气息,这是分析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
而作者对于胡同及胡同文化情感的变化,还需联系作者的生平作恰当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一份情感的变化是自然的、伤感的、又是清醒的,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应很好地处理。
说教法
一、课前预习要求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1)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忍”是它的“精义”?
(2)胡同文化为什么会衰落?它的衰落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说明:这个“课前预习”的设计,一方面是《胡同文化》一文内涵较深,既有抽象的概括又有形象的描写、既有悠闲的调侃又有雅致的表达,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可增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也不短小,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可有效地实现“长文短教”。)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导入: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文学的、艺术的文化是同学们重视并认可的,而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却容易被忽视。所以为了更好地进入课文,可利用“词典”了解“文化”的定义,同时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胡同,走进“胡同文化”。
2.阅读理解:
(1)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通过分析,明确本文文体。
本文是一篇“序”,但是,整篇文章只有“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几个字,表明这是一篇“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充满作者个性风格的散文。
(2)打破从头到尾分析课文的思维格局,紧扣第12段,从“中间开花”,目的是“突出重点”。
设计“教学手段”:对照多媒体课件的画面,从文中精选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诵,使他们对文中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情认知。
设计“思考题”: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形式、精义。
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封闭。
表现出的生活习惯:安土重迁、处街坊、易于满足、不管闲事。
总结:这些生活习惯是闲逸的、简单的,体现了北京人的随遇而安、逆来顺受。
在这个部分抓住一些细节,仔细体味胡同文化的精义:文化活动:下棋、喝酒、遛鸟饮食文化:虾米皮熬白菜,嘿!语言习惯:闹学生、过学生可以推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作者突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时,又举了两个例子,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师生共同体味京味文化。
总结:忍耐屈从形成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封闭的胡同文化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重大组成部分。
胡同太多,以至于形成网络,而四合院就是这网中的“眼”,作者对胡同文化了解、熟悉,甚至是深深的依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熟悉这四合院的生活,透过这个“眼”,我们可以看到胡同文化的内涵。如果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的话,四合院就是了解胡同文化的“眼”,因为北京人一幕幕的活的生活剧,都在这里上演。
3.赏析:
(1)学生齐读最后个自然段。
问:作者对“封闭”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胡同文化有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欣赏、喜爱,也有一些调侃(虾米皮熬白菜,嘿! )。
(2)但作者面对这种文化的衰落,又有何种感受呢?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感受的词: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3)除了怀旧、伤感、无可奈何,作者是否还有其他感情?
明确:从“再见吧,胡同”可见,作者对这一必然的发展现象有着一份清醒,有着一份超脱。这是难能可贵的。
(4)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种清醒和超脱?
明确:旧有的文化形态,在汹涌的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已显得“力不从心”了,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随着时代发展,胡同消失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没有了,高楼林立了,新的文化形态必然应运而生。
三、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推陈出新”的情况,要求学生举出几个话题,查找资料,写成小论文。这一环节,对学生的搜集资料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写作能力的形成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