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说教法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四、说教学流程
1.解析“摇篮”导入,并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范读
3。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4)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5。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5)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7)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8)学生练读第2、3小节。
(9)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说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我为你骄傲》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四册第六组教材。这是一篇叙事性的外国文学作品。紧扣本单元“优秀的品质”这一主题,课文记述了一个男孩不小心打破了邻家老奶奶家的玻璃窗。一开始,因为害怕,他逃跑了。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心理斗争,他终于主动地承认了错误,并作了一定的赔偿,他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老奶奶的原谅,老奶奶为他骄傲。课文表达了小男孩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和老奶奶宽容博大的广阔胸怀,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优秀作品。本文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主要线索,学习时可紧紧抓住一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本文的语言于平朴中流露真情,尤其是几个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品味,习得课文优美的语言表达。
本课的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中得到一种美好情操的熏陶。
难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课文几个比喻句的妙处。
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获得一种美好情操的熏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文中几个生动的比喻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文的内容又颇具现实感和生活味,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这样的分析,我预设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滑、玻”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自主研读和交流讨论中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积累文中几个生动的比喻句。
3、体会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懂得知错就改不算错的做人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就以此为理念,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力求给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实践情境,让他们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切实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基于这样的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板块的教学。
一、课题质疑,产生一种期待。
上课伊时,我板书:骄傲。让学 ……此处隐藏11544个字……染和铺垫。
最后,教师可以在讨论基础上抛出,今天我们来看看梁启超眼中的“最苦与最乐”是什么?他认为人生在世面对这样的“苦乐”应该怎么办呢?
(二)整体感知,精读示范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摘抄文中的古语、俗语、名言佳句等,梳理后要求学生围绕导入中的问题在文中勾画摘抄,并完成题板上的三个填空,即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但____,而不能____。经过讨论完成后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可分成三部分。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初步把握文中的观点及脉络为下面进一步解决难点作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步,组织学生重点阅读课文“最苦“部分,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是最苦?有什么可以来证明?”同样之用勾画摘抄法,很容易找到要点,如:
1、为什么是最苦?
“凡人生在世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躲避。
2、有什么可以来说明?
“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点拨出“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不尽责任最苦,缘于――良心的监督,致死不已,无法排解,也不能逃避。
通过这样的精读,初步教会学生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材料,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启发了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三)模仿自学,能力迁移
通过对“最苦”部分的精读训练,诱导学生自学剖析“最乐”部分,也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探讨学习。本部分侧垂说理,但学生还是可以把握住相应的 句子。如: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其乐。人生须知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快乐之权,操之在已。之所以把这部分作为自学,主要是学生对本部分的理解较容易些,也为了让学生明白原来“尽责任”与“负责任”均谈读“责任”的态度与想法,恰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开。这样自然而然地理清两部分,即最苦与最乐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再次强化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自然也明确了本文的论点了。
(四)总结推进,拓展阅读
在“整体”至“局部”的教学构思中,适时总结,推进设置悬念,让学生意未犹尽,是一节课很好的收尾。拟用“作者认为要快乐须负责任尽责任,不能逃避,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或想法让一切都快乐起来?”目的为推进思考,更重要为下节课铺设条件,让学生课外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无形教育作用得以发挥。
第二为更好地保证让学习效果,不仅“举一反三”,更要“举三反一”,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分发文章《怀疑与学问》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作为作业。
【说板书设计】
本文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内容,做到简明、概括、美观。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论点:
一、(1―2)论述“负责任最苦。”(事例)
二、(3)论述“尽责任最乐。”(道理)
三、(4―5)论述“勇于负责,不逃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第一部分 说教材
《最爱的水果》是低段的习作训练课。本课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想象力完成写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我们团队认为把这一训练完成好,可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加深对生活中水果的认识;也能为今后进行状物描写提供观察、说话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我任教班的学生表达能力差,不善于与人交际这些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细致地理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增加对水果的认识,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说写,准确生动地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桥梁和媒介则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本节课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多媒体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并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指导观察法。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写作的基础。本节课,教师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他们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抓住特点细致地观察水果。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节课优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在小组中、在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习作的信心。
(二)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问、评、议等口语交际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交际课的特殊性,我坚持“听”“说”“评”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说”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节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口语交际的习作课。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说话,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杜老师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为本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场面。
“看水果”:出示水果图片,这是创设生活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看一看有哪些水果?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说水果”可分为说词语和说句子两部分。
说词语以苹果为例从颜色、样子、形状等角度找出适当的形容词,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帮助总结,悄然无声地将观察的要求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形容水果,调动学生的说话积极性。学生还可以说说课堂外的水果,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描述呈现水果的形象。
说句子通过猜一猜、学一学两种形式使学生在描述水果外貌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些许生活认知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尽量把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描述完整、准确、生动,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说的更美更有趣。
“写水果”:教师特意安排了水果展销会这样一个情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水果进行写话创作。写作氛围轻松有趣体现了课堂的自主和以人为本的关怀。
“品习作”: 教师通过精评细改、互评互改、分享佳作三的环节让学生逐步尝试“品文”,以鼓励激进的评价语,表扬范词、范句、范文,培养孩子们对写作的信心,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鼓励孩子们多写作多创作。
第四部分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接将本次习作要抓住的三个方面形状、颜色和味道展示给学生足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