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纳税》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纳税》说课稿1一、说教材
纳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新编入小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
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
②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心理、能力基础。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有关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实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思路
1、课前准备
2、课时探索:情境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反思体验→布置作业。
3、课后实践
五、说教学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这不仅为学习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更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二)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屏幕显示)一天,校门口开店铺的黄大妈到办税厅纳税,路上遇见小刘。
小刘:黄大妈、你去哪儿?
黄大妈:上办税厅纳税。
小刘:哪有主动纳税的,傻瓜!
黄大妈: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让学生说说他们俩谁做得对?为什么?这样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新课教学
1、了解纳税的意义。
(1)出示下面几组信息,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A、上个月在漳浦召开的花博会,苏有朋、齐秦、“小燕子”等著名歌星来助阵,这些歌星共向国家缴纳税收8.78万元。
B、利路饭店20xx年2月份营业额100万元,向国家缴纳税收5万元。
C、20xx年国家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研究、发射,国家财政投入10亿元。
E、20xx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F、、20xx年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前三条为财政收入实例、后三条为财政支出的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要参与、指导讨论。由于学生讨论容易偏离重点,所以要注意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重点上来。如: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做什么?为什么要纳税等。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最后小结:纳税是根据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各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如果你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主动纳税”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对于“纳税的意义”这一重点内容的设计出于两方面的考虑;①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我所选信息内容力求体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所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2、理解税种这个难点如何突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对于难点,可以采取适当分散、预作准备、多举实例等办法,加以解决。这就要结合课前的调查准备,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教师运用实例作适当的解释,主要使学生理解常见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3、应纳税额的教学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让学生说出税率的计算公式:税率。根据学生对税率的理解、可以放手地让学生计算例6中的应纳税额是多少。
(四)学生通过“做一做”中计算应纳税额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纳税的义务?进行反思、体验、总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二1—4题
(六)课后实践:
叶圣陶说:“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以‘‘你对纳税知多少”为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外实践调查活动,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学大纲着重强调的内容。
……此处隐藏10349个字……下面各题。
①小红的妈妈上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40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②小青把春节得到的200元压岁线捐给希望小学,按照规定,汇费按汇款数的1%收取,小青的汇款和汇费一共是多少钱?
5、书面作业:练习二十三第4—5题。
[意图:应纳税额的计算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例5,再适度补充一些习题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㈢全课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自己纳税的义务?
[意图:通过回顾,畅谈收获,交流思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新的知识起到强化的作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浓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纳税》说课稿7各位评委,大家好!
政治新课程改革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知识融入生活。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希望我的政治课能够同语文课一样,让学生置身于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情感的升华。
接下来我就结合情境来谈谈我对《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设计。
教材分析
《依法纳税》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的最后一框题,是对整个单元的情感的深化,在整个单元中发挥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一框题中,要让学生把握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及关系,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这是本课我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社会公民纳税意识淡薄,违反税法的现象还存在,而学生又是将来的建设者,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这也是本课我要实现的情感目标。难点是“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学生对纳税人和负税人正面接触很少,不了解,因而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但这两个又是很基本的概念,必须突破。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来实现这两者的突破。
学生分析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准确定位。我所面对的学生十七八岁,活泼好动,精力旺盛,表现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理论性的知识不感兴趣,接受力薄弱。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特性,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分析
接下来我就结合情境教学法来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生动表演,创设疑问情境,导入教学
“税收与我无关?”
在进入“纳税人和负税人”的教学之前,我先让两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税收与我无关?”,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并引发思考,“税收真的与我们无关吗?”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辅助一些图片,展示现实生活情境“超市购物”、“银行取款”,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去理解,意识到税收就在我们身边。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突破难点
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讲了“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之后,我通过两则生活材料,创设生活情境,进行了这个难点的突破。
通过实物“工资条”的展示和现实生活中“消费税提高,商品价格上扬”的例子,给学生营造生活气息,进而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认识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三、多种手段,创设多样情境,突出重点
要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也是我确定的本课的重点。
对于这个重点的突破,我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多样情境,层层深入,逐步实现。
(一)引入动画,创设生动情境,形成认知
在讲授依法纳税的重要性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假如国家没有税收》,在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的动画中,令学生对这个重点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不知不觉中领会了税收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知。
(二)开展活动,创设角色情境,深化意识
在谈到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还很淡薄,社会还存在违反税法的行为时,组织学生进行“当一回税务官”的活动,让学生以税务官的角色去发现、分析和评价身边违反税法的行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在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这种角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身与角色间产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达到融情于境,再经过我的诱导、点拨,很自然地把握了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表现、危害、判断方法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深化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
(三)结合生活,创设爱国情境,升华情感
在强调公民在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的同时,还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时,我运用了互联网中广泛流传的关于肯德基、麦当劳因中国人不习惯索要发票而逃税20多亿的生活材料,将依法纳税提升到爱国的层次,强调这也是爱国的表现。通过这种爱国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爱国情结,更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而实现情感的升华。
通过这多种情境的创设,学生一直处于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一直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好地把握了本课的重点,也顺利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设计活动,创设实践情境,参与生活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强化依法纳税的意识,我设置了一个课外实践活动,“征集税收宣传口号”。通过这个活动,使得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真正达到“参与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
课堂小结
介绍完本课知识点之后,利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我列出了本课的知识图表,构建学生对本框的整体认知。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两者关系(难点)
1、纳税人
2、赋税人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重点)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罚
3、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积极行使对税收的监督权
教学反思
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更富有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在《依法纳税》这一框题中,我就是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把握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
以上是我对《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设计与理解,欢迎批评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