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过秦论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过秦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过秦论教案1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重点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过秦论》。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语文过秦论教案2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1 . 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2 . 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3 . 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 . 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 指点迷津 】
重点:
1 . 了解作者贾谊。
2 . 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3 . 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 ( 政治 ) 过失的一篇政论”。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 ( 大意略 )
4 .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陈涉〈 九国〈 秦国〈 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 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6 . 本文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多用铺陈渲染手法,极具气势,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个动词均有“并吞”之意,“天下”、“宇 内”、“四海”均指“天下”。很难分别为这两组近义词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它们。解决的办法就是 凝缩,如上句可译为:“ ( 秦 ) 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则可译成“宰 割、吞并各诸侯国的土地。”余类推。
7 . 正确理解本文中的繁笔写法。
按照常规,议论 ……此处隐藏56433个字……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